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是什么
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
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發(fā)生應進項稅額轉出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取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購貨方發(fā)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方法:
1 、含稅支付額還原法計算公式: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應轉出進項稅的貨物成本÷(1-進項稅額扣除率)×進項稅額扣除率此方法主要用于特定外購貨物,即購入時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但可以依據支付價格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如從農業(yè)生產者手中或從小規(guī)模納稅人手中購入的免稅農產品;從專門從事廢舊物資經營單位購入的廢舊物資,以及企業(yè)銷售商品、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費等。
2 、含稅收入還原法計算公式為:應沖減的進項稅額=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所購貨物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此方法適用于納稅人外購貨物時從銷貨方取得的各種形式返還資金的進項稅轉出的計算。
3 、移用成本比例法: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某批外購貨物總的進項稅額×貨物改變用途的移用成本÷該批貨物的總成本
4 、收入比例法計算公式: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本期全部進項稅額×免稅或非應稅項目的銷售額÷全部銷售額
進項稅額是什么意思
進項稅額是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具體規(guī)定如下:1、實行一般計稅方法的企業(yè)在進行增值稅計算時,先按當期銷售額和適用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再以該銷項稅額對當期購進項目支付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間接算出當期的應納稅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