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調研這屆年輕人在日常職場中最頭疼什么?周報和加班,估計名列前茅。
如今,大廠大小周開始取消了,周報還是取消難。對年輕職場人士而言,很多周報成了不勝其煩的負擔,但又是職場的固化流程、通用儀式,躲不起也惹不起,只能疲于應對。
因為周報頻繁普遍,不少年輕人調侃它是“職場生活中最反人類的一項任務”。更別提除了一周報告,還有月總結、雙月總結,季度總結、年中review、年度復盤,年初務虛、年中自查、年末回顧……五花八門,形式多樣,令人“頭禿”。
周報讓大家叫苦不迭,形式主義要背主要的鍋。特別在一些互聯網大廠,周報中夸大成績的風氣盛行,人均內卷之下,周報也變了味。
內卷在周報里的體現,就是職場人士開始攀比誰周報字數多,誰周報寫得大而全。更糟心的是,因為領導沒空關注到每個人,也就讓摸魚黨鉆了空子。同事里有的人明明沒啥產出,但周報里總擅長把別人的功勞當自己的成績,可謂“周報合并工程師”。
本想好好寫周報的人,也會被帶偏了,畢竟領導不會評估周報背后的真實度,很可能只是一掃而過,使得“糊弄學”高手紛紛上線,既然要“爭奇斗艷”,誰還不會使勁表演?
于是乎,大家都開始在周報里生編硬造、胡謅八扯,廢話連篇,復制粘貼一條龍,寫出來就像流水賬,毫無營養(yǎng)、沒有價值,堪稱消磨工作熱情的第一大“利器”。
周報本身作為一種效率工具與管理手段,無可厚非。站在領導角度,周報不僅節(jié)省了管理者的時間,也是信息透明的一種體現。對員工來講,周報也可以匯總工作、促進認知迭代。因此,周報并非一無是處,年輕職場人反對的不是周報本身,而是掉入形式主義陷阱的周報與日益僵化的周報制度。
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大家掉入一種思維陷阱,將誰周報寫得好與誰干的活就多、誰效率就高畫等號,這種評判標準與邏輯推論,太過片面武斷,也導致了周報違背了其創(chuàng)設的初衷,沒有了真誠,水分大增。
破除周報的形式主義迷障,第一步就是別再拿周報的好壞來衡量員工是否優(yōu)秀,讓周報歸周報、考核歸考核,還周報以純粹,讓其內涵簡單點,回歸初衷。
一個合理而健康的周報,其目的應該是復盤自己的工作進度,階段性反思自己的項目得失,挖掘可以優(yōu)化改善之處,進而把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條,安排得明明白白,讓自己在職場中更加如魚得水,對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說到底,周報是寫給自己看的,而不是刻意寫給領導看。如果單純是為了應付上級,那就大可不必了。年輕人的大好年華,何必浪費在這類膚淺的職場表演上?
所以,年輕人還是要清醒一點,搞事業(yè),不是靠在周報上內卷,切實提升自我才是關鍵。
(之初)
凡本網注明"來源:教育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教育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教育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教育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