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相當于現(xiàn)在什么官?之前的布政使都做什么?
說到清代的地方官制度,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應(yīng)該是地方管理最高的兩個官職,總督和巡撫,還有一個重要的官職布政使,
清朝時,總督掌管一省或兩三個省的軍事和政治事務(wù),即在他管轄的一個省或兩三個省的范圍內(nèi),所有事務(wù)都由總督?jīng)Q定。巡撫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掌管一省的軍事和民事事務(wù)。雖然巡撫由總督管轄,但他們相互監(jiān)督和制約,以削弱總督的權(quán)力,集中權(quán)力。
相信還對一個職位非常熟,就是布政使。作為朝廷的重要官員,駐扎在當?shù)?,但也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重要事項。這也讓人有些好奇,清朝的使節(jié)相當于今天的什么官職?讓我們今天好好看看吧。
先說一下這個職位的意義。明初,朱元璋以“承宣布鄭布政使司”取代元代的行中書省,成為新的地方行政機關(guān),取之于“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之意,而“左右布政使”則成為最高長官,共同管理全省事務(wù)。
明太祖非常重視這一地位,稱之為“國家的磐石,古代的牧者”,并將其定位為一個正二品的官職。
明朝時,使者能夠掌管一省的政治事務(wù),并直接向都察院報告情況。如果皇帝即位,他們需要左使親自去首都。清代雖然采用明制,但在權(quán)力制約方面更為細致。清朝時,總督成為該地區(qū)的最高行政長官,一省或總理的兩個省最多三個省,乾隆后期分為八個總督,兩個官職。
至于布政使從屬于二等,軍銜比總督略低。在康熙之后,它們從左右兩個變成了一個。此外,他們應(yīng)該受到總督和巡撫的約束。
清朝布衣使節(jié)的職責包括:公布和宣傳朝廷的政務(wù)和法令,并負責在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州郡執(zhí)行分配官員的金錢、食物和薪水,考慮下屬官員的年度表現(xiàn)和功過,并向吏部匯報;負責一個省的財政收支,也統(tǒng)計當?shù)貞艏?、人口、耕地?主持科舉考試。
顯然,從職能上看,布政使相當于現(xiàn)在什么官,可以看作是支持省政府日常工作的省委官員、省委組織部長、財政廳廳長廳長,代表省政府向以省長為代表的省委常委和以吏部為代表的朝廷匯報工作。